admin

第443期營商之道 – 分享廸拜展覽及會議的見聞

Dr. Steve Wong 黃楚祺博士 18/9/2023 九月五至七日,我參加了PRSME&A迪拜2023年首次展會及會議,是次活動主要是響應中東國家推廣循環經濟,鼓勵再生塑料的利用。第一階段希望在2025年之前實行,在包裝類產品裡尤其是瓶裝方面,必需要加入百分之廿五的再生材料。估計再生塑料的需求會倍數的增長,此舉也改變了行業的市場動態,很多回收業人士也看準此商機而設廠回收廢塑料再生。有些一直回收廢金屬、電子、廢紙、輪胎及廢家電回收商都加入再生塑料行業。 展覧會剛開始我已察覺到人流比我們過往的多很多,也留意到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但主要是印度及巴基斯坦人,這相信與中東地方及廸拜的行內貿易及回收商主要是印、巴祖藉有關。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中國訪客,這可能跟中國大陸近年在再生材料方面買賣兩難有關;而印度及巴基斯坦則因為大量工廠搬到這兩國,人口加起來有十七多億人口,憧憬當地及出口製品量需求再生材料市場前景有無限的商機。另外美國、歐洲及非洲國家的商家也跑來湊熱鬧,看看有什麼貨可供應給勞動力較廉價的國家,加工後賣給需求循環再生粒買家。大陸因不容許進口廢塑料,而東南亞的回收商因入口費用高昂及生產成本貴,未能跟南亞區域生產再生粒企業競爭,所以日後再生料的基地可能會落在印度及鄰近地方。

卜高通美中文投稿天地 – 中國大陸會在什麼時候經濟復甦

Dr. Steve Wong黃楚祺博士 4/9/2023 在二千年初,我當時參加了很多國際會議,每次大會都會安排我擔任首位主講嘉賓。當時,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有人形容中國的狀況是這樣:要是中國打噴嚏,全世界都感冒了。這個比喻顯示了中國在全球經濟及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由於西方國家和中國在意識形態上存在分歧,再加上中國與多個國家在主權、領土以及國界等方面也存在爭端,導致許多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經濟貿易制裁。然而,幸運的是,在非洲、中美洲、南美洲、加勒比地區、巴基斯坦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中國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在這些地區進行了大量建設、支援經濟發展、貢獻投資,以及促進貿易。 中國的經濟增長曾經連續刷新紀錄,讓西方國家和其他國家嘆為觀止。在短短的三十年光景裡,中國不僅「超英趕美」。然而,在疫情爆發前,中國的經濟增長逐漸放緩,在疫情期間,中國以高效的方式控制了疫情,並且工廠繼續正常生產來維持正常出口商品。但疫情過後,訂單卻逐漸減少,許多國家不再希望將生產基地依賴於中國;再加上意識形態上的差異,一些生產線被轉移到了東南亞或返回了本國。今年,外國投資在中國的數量急劇下降了九成之多。其他令人擔憂的數據包括今年的 GDP 預計只有4.5 %,CPI 物價指數下降,失業率持續攀升,尤其是年輕人,出口和進口均出現了雙位數字的下滑。內銷市場也受到沉重的打擊,因為房地產企業的爆破影響了其他約六十個的相關行業。 今年中央政府出台多項財政和金融政策來拯救經濟,但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大陸市民不敢投資和消費花錢。況且,過去的房地產和基建投資都出現了過剩的情況,現在房價下跌、股市下跌,企業停工和倒閉,市民們也十分擔憂。我在一個網上平台裡看到有人分享了一系列企業因沒有訂單而宣佈停工,直到2024年初農曆新年後才有可能恢復正常營業。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不景氣必然會影響全球經濟復甦。中國將需要一段長時間來處理過剩的商品和樓房,降低生產成本和物價來提升競爭力。因此,在短期內可能不會看到經濟復甦的跡象。

Business philosophy – Acknowledg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Original by Dr. Steve Wong August 22, 2023 Since China’s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reform, the upward trajectory of property price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ownturn in 2022, following a 40-year trend. Previously, real estate wa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favorable investment option. However, concerns have arisen as the number of vacant houses in mainland …

Business philosophy – Acknowledg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Read More »

第442期營商之道 – 中國房地產泡沫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Dr. Steve Wong黃楚祺博士 22/8/2023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產經歷了四十多年的上升,直至去年才開始回落。許多人認為投資房地產是最佳選擇。據報導指,中國大陸目前空置的樓房數量已超過兩億棟之多,大大超出了需求及人口的增長,從而引發了關於何時才能夠完成消化這些房產過剩的擔憂。 中國人在花錢方面是相對保守,秉持積蓄去防範未來需要的理念。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為了確保退休生活,將儲蓄投資於房地產,追求資本保值和增值。開發商抓住了這些機會,高價購地建房進行預售。他們不僅從銀行獲得資金,還透過金融市場籌資,甚至以高利率向民間金融公司和基金借款。由於房地產項目可以帶來稅收並支持經濟和就業,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這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影響著各個領域,甚至影響到塑料市場等,例如再生HDPE用於管道、PVB用於層壓玻璃、尼龍用於隔熱條,以及其他塑料用於家具、電器和床上用品。 儘管地方政府、企業以及有能力買樓房的人也希望避免市場下行或泡沫破裂,但最終房屋的目的是用於居住,而非投機交易。自習近平主席上台以來,政府致力於整頓這個不健康的房地產市場。從恆大到近期的碧桂園,政府選擇不介入以試圖挽救它們。這個問題的規模、多面性以及對金融部門的影響深遠,甚至影響了香港和中國內地的股市。許多市民對未來感到不確定,因此節制開支。儘管中國政府推出了多項刺激經濟的政策,但效果並不理想。 目前,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面臨供應過剩的問題,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實現供需平衡。同樣,其他商品化工原料,如塑料原材料,也面臨產能過剩的情況。專家估計,中國的塑料原材料市場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供需平衡。中國的基礎設施也因超完善及很多未能用得上而令人驚嘆,如港珠澳大橋亦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外國的觀察家真的不能理解。隨著中國的發展形勢,可能需要轉向發展科技等其他行業,不能夠再依賴房地產及基建去刺激經濟。

第441期營商之道 – 再生塑料工廠在面臨倒閉後才能看見曙光

Dr. Steve Wong黃楚祺博士 15/8/2023 自從在去年年中新料價格持續下滑後,再生塑料的價格一直跟隨著新料走勢 一直走下坡,甚至跌至生產成本還要比新料市價為高。大量再生工廠沒法子維持下去,有的倒閉,有的暫時關門,他們也等候市場好轉才會重新起動;更有些工廠為了減少虧蝕而削減生產線,希望可以堅持下去直到情況能有所改善。 以往再生塑料工廠大部份將生產線設在東南亞。自從巴塞爾公約限制出口廢塑料後,發達國家的大型公司紛紛選用再生塑料在產品中。因為很多政府及品牌企業都倡議大家努力去為環保出一分力,同時也推廣使用再生材料產品。即使在法例未成立之前,很多品牌公司為推廣社會企業責任而一再強調他們"自願性地使用再生材料在產品中",他們願意使用高成本的再生料,這比使用新料成本高,但仍願意多付款項去支持回收再生行業。可惜近日由於新料產能過剩及在經濟政治因素的雙重影響下,新料一直在跌價。品牌公司也因平價的新料可以減低成本,令到產品更加有競爭力而減用或不再使用再生料。反正這是自願性採用再生料,並沒有法律約束力的。 據報導指歐盟國家將在2025年開始強制使用再生塑料在包裝產品方面,尤其是PET聚脂瓶。詳細資料及如何執行的細節還未公佈,很多企業急不及待大量投資再生工廠以配合新法例的來臨。在前一陣子,當新料價格一直飆升 的時候,再生料也因水漲船高而一同升至利潤可觀的水平。但因新料價格突然瞬間下跌,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發展的口號突然在市場消失。這反映企業的營運是不離經濟效益,環保只是一個口號吧;而自願性使用再生材料根本不是有約束力的承諾,大企業也經不起廉價原材料的誘惑。但我們這個行業 是需要強制性的採用再生材料,回收業界才會有前途。 在我的理解及接觸的同業中,每天都在討論碳信用額及推廣再生材料的應用。問題是誰來埋單及如何埋單?應在那些國家推行呢?每日有這麼多公司倒閉結業,同時也有新行家加入回收行業,究竟這行業如何運作及賺錢呢?其實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明白,也只是一知半解。 目前在低迷的市況下,業界最期待的是歐盟國家會否及如何執行強制性使用再生料,藉此為我們行業帶來一線希望。

Business philosophy – Recycling factories might face closures before seeing the end of the tunnel

Original by Dr. Steve Wong August 14, 2023 Given the continuous decline in prices of prime virgin materials last year, recycled plastic has been following suit with a downward trend. Prices have now dropped to a point where production costs exceed market prices. Numerous recycling facilities are grappling to sustain operations; some have shuttered, while …

Business philosophy – Recycling factories might face closures before seeing the end of the tunnel Read More »

Shopping Cart